有這樣一支年輕的紅色方陣:他們秉承将“學術研究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個人理想與社會進步結合起來”的“兩結合”精神,把實驗室搬到祖國山河,把論文寫在大國“藥櫃”,把黨旗插在鄉村振興最前線——bevictor伟德官网中藥資源與化學研究生黨支部。支部以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段金廒教授領銜的中藥資源學教師團隊為榜樣,錨定“中醫藥報國”坐标,用“黨建鍊”串起“本草鍊”、撬動“共富鍊”,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時代洪流中激蕩出“請黨放心、國藥有我”的青春回響。
擎旗鑄魂——以“三學”矩陣淬煉“國之大者”的信仰坐标
“理論一經掌握群衆,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黨支部始終将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立足“四個面向”,引導黨員心懷“國之大者”,建立起“書記領學明方向、支委促學築根基、黨員互學共提升”的“三學”機制。在支部内推行《bevictor伟德官网中藥資源與化學研究生支部“三學”機制實施方案(試行)》,通過“三會一課”、專題輔導、分組研讨、特色黨日活動、師生共建、集體政治生日、現場教學等形式,建立系統高效的理論學習體系。正是通過“理論熔爐+實踐課堂+評價杠杆”的閉環機制,讓“國之大者”融入黨員血脈,使支部成為黨員同志淬煉信仰、凝聚共識的“思想蓄電池”。
問道創新——以“破壁攻堅”解鎖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中國芯”
支部黨員以“服務國家所需”為目标,在“珍稀藥材替代、創新藥物研發、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碩果累累。例如,針對類羚羊角等稀缺動物藥資源,團隊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類羚羊角仿生制備技術,有效保護了羚羊這一物種,也讓實驗室成為守護生物多樣性的“科技方舟”。團隊探索枸杞子背後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完成了枸杞子配伍人參的抗疲勞功效驗證及産品轉化;支部黨員對蠶繭進行活性物質提取、改性及評價,研制出絲素蛋白積聚顆粒,2分鐘内完成動脈止血,目前已申請6項國家發明專利。團隊對中藥藥渣進行二次提取,開發出功能食品、日化用品等8大類别23項産品,榮獲10項國家發明專利,研究生黨員協助導師團隊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們以“頂天立地”的科研成果,為中醫藥事業裝上“中國芯”,在科技強國賽道上跑出了“中藥加速度”。
把脈鄉土——以“本草答卷”鋪展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的生動畫卷
支部成立“研究生春華志願服務團”,深入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支部黨員先後前往全國20多個偏遠地區開展中醫藥種植産業實地調研,帶動農戶種植中藥材40餘萬畝,助力2.5萬餘名農民脫貧緻富。此外,支部成員加入“遠志服務團”,深入貴州山區支教支醫;黨支部組建“當歸衛士”先鋒隊,與甘肅定西岷縣當歸研究院共建“黨員示範田”,将實驗室搬到海拔2000多米的隴原大地,緻力于當歸早薹問題的解決,真正做到“将科研做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杏林春暖——以“文化浸潤”播撒岐黃薪火,凝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良方。”支部把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寫進村居、校園、邊疆。原創中藥香囊盲盒、節氣藥膳手賬成為中小學生的“新國潮”;黨支部創建的“岐黃育苗”中醫藥文化科普工程,課堂開進貴州歸柳小學、甘肅岷縣小學、拉薩旁多鄉等,為1500餘名孩子埋下“中醫藥夢”;支部黨員在江蘇省援藏指揮部的号召下前往雪域高原,為藏族同胞送去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文化自信在一次次望聞問切中升騰,民族團結在縷縷藥香裡升華。
2024年,該黨支部獲評江蘇省黨建工作樣闆支部培育建設單位,支部黨員中湧現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進典型。面向未來,支部将在推進健康中國、助力共同富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壯闊征程中,用青春和汗水續寫新的“本草中國”傳奇。
當前,鄉村振興号角長鳴,科技強國風帆正勁。bevictor伟德官网中藥資源與化學研究生黨支部正以昂揚姿态诠釋着他們的精神信仰:一株小草可以撬動産業,一劑良方能夠聯通民心,一面黨旗必将引領時代。(李海博、秦小雨)
原文鍊接:https://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481924&layountIndex=7&date=20250903&siteID=2&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