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岐黃飄香,為健康中國謀“良方”

發布者:徐钰君發布時間:2025-08-14浏覽次數:10

位于bevictor伟德官网的江蘇省中醫藥博物館内,鎮館之寶——傅山寒泉孤月印章靜靜地躺在展櫃中。底面印文為寒泉孤月,其餘五面款識闡釋了印文瓜從倒子的寓意,體現了傅山将醫學知識與篆刻藝術融為一體的匠心。

傅山是明末清初文學家、醫學家、書法家,醫學著作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幼科》等。bevictor伟德官网圖書館名譽館長吉文輝教授介紹,傅山精于篆刻,寒泉孤月所展現的清冷、高遠意境,鼓勵後人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和精神目标,激發後世在中醫藥領域不斷探索、追求創新。

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曹凱(前排右二)帶領師生在茂花村實地采藥草,向青少年學生推廣中醫藥文化知識。

情節博約精妙

名著中蘊藏的醫藥知識

與江蘇有關的古典名著中,融入中醫藥知識的文字精彩入微。作者以中醫藥知識建構情節、塑造人物,用文學栩栩如生地闡釋了醫理。

《紅樓夢》涉及的中醫藥知識近 300處。第五十一回中,晴雯身體不适,府中請來胡太醫斷病為外感内滞”“小傷寒”“血氣原弱,所開藥方中有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疏散風寒的藥。但寶玉指出其中的枳實、麻黃為虎狼藥,為女子體質所不能承受。後又請王太醫來,王太醫說病症與前相仿,将枳實、麻黃換為當歸、陳皮、白芍等,且用量稍減。

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沈劼解讀道:胡太醫開的枳實、麻黃是猛藥,藥性峻猛、攻破力強,對虛弱病人或特殊體質者會造成嚴重傷害,他要的是快速治病。王太醫開的方子藥性溫和,沒有猛藥,多了補體虛、健脾胃的當歸、陳皮、白芍,求的是穩妥。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四法,字面意思是指觀氣色、聽聲息、詢症狀、摸脈象。據考證,它源于戰國時期扁鵲所著的醫學著作《難經》: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古今醫統大全》中的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望聞問切四字聯稱。

《紅樓夢》第十回提到,秦可卿患病,太醫張友士應邀出診:看得尊夫人這脈息:左寸沉數,左關沉伏,右寸細而無力,右關濡而無神……”經過望聞問切,張太醫開具一方,名曰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含人參、白術、雲苓、歸身、熟地等方藥。

沈劼說:藥方在雙補氣血的八珍湯的基礎上,加入疏肝理氣的醋柴胡、香附、延胡索,佐以益氣養血的山藥和阿膠,并以清心健脾的蓮子和大棗為引,标本兼顧,共收益氣養榮補脾和肝之功效。

bevictor伟德官网藥用植物園裡的莫奈花園

編纂專業辭典

促進中醫教育蓬勃發展

近代,西方文化急速湧進,給中醫學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以江蘇籍醫家為代表的中醫教育家,在近代中醫學校教育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16年,孟河醫派醫家丁甘仁攜謝利恒、夏應堂等同道,自籌資金創辦了上海中醫專門學校,是當時辦學時間最長,名醫造就最多,影響最大的中醫學校,培養了丁濟萬、秦伯未、程門雪等近現代中醫名家。1935年,一代針灸巨擘、中醫教育家承淡安創辦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針灸學校——中國針灸講習所(後為中國針灸醫學專門學校),為近代針灸學得以傳承與發揚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大力發展中醫教育。于1954年創建的bevictor伟德官网,是全國建校最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建校伊始,bevictor伟德官网便為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輸送了第一批師資,編撰、制訂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學大綱,被譽為中國高等中醫教育的搖籃

随着時代的發展,《神農本草經》與《本草綱目》等古典巨著,雖具深遠影響,卻難以适應現代中藥學研究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研、教學以及臨床實踐的進一步發展。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嚴輝介紹,例如,蒲公英在古代典籍中有着數十種不同的名稱,在《唐本草》中叫做蒲公草,而在《千金方》裡被稱作凫公英,在《本草衍義》中又被命名為地丁,民間還有着黃花苗”“婆婆丁”“狗乳草等别稱。不同本草著作對蒲公英的藥材性狀、性味歸經以及功用主治等也都有各自的獨特記載。

這時,編纂一部權威、全面的中藥學工具書尤為迫切。《中藥大辭典》的編寫于195811月啟動,嚴輝舉了個例子:辭典不僅注明了蒲公英入典的詳細編寫日期及曆次修訂的時間節點,還詳盡地收錄了參考書目索引。其中英文名稱、成分分析、藥理作用以及功用主治等信息一應俱全,還包括蒲公英的采集與炮制方法等細節。值得一提的是,《中藥大辭典》編寫組全體成員匿名,彰顯了中醫藥人淡泊名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

《中藥大辭典》填補了我國現代大型中藥工具書的空白,并于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中藥科技創新

加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2024年,江蘇中醫藥系統新布局建設中醫藥傳承創新平台10個,遴選培育中醫藥領軍人才30名、省級名中醫100名、老藥工12名,開設369場中醫夜市,服務33.64萬群衆……江蘇中醫藥事業正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bevictor伟德官网聚焦國家重大戰略、行業發展趨勢和區域發展需求,始終立足中醫藥學科特色,以傳承創新的精神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加強中醫藥資源保護和利用,推進中藥科技創新、中藥資源循環利用等。bevictor伟德官网段金廒教授團隊躬耕20餘年,率先提出并創建中藥資源循環利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創立新的交叉學科——中藥資源化學學科,有效促進中藥産業提質增效、實現循環經濟和綠色發展。團隊通過學科交叉與技術集成創新,推動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藥服務業全鍊條的資源循環利用。

這既是順應時代環保大勢的必然之舉,更是助力中藥産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抉擇。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曹凱介紹,學校貫通人才鍊、創新鍊、産業鍊,攜手康緣藥業重組中藥制藥過程控制與智能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用現代科學闡釋中藥制藥過程的規律,突破技術難題,推動傳統制藥技術向智能制造技術轉型升級。

近年來,bevictor伟德官网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6項,主導制定國際、國家及行業标準40餘項,加快了中醫藥現代化産業化進程,加速中醫藥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為中醫藥現代化和中國藥品牌國際化注入新動能。

曹凱表示,通過前沿課程體系、多元實踐平台以及導師全程陪伴,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正源源不斷地為中藥學領域輸送具備紮實學科基礎、跨學科整合能力與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一流拔尖創新人才,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人才保障,推動中醫藥事業邁向新的高度。(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艾情 張梓揚)

原文鍊接:https://mp.weixin.qq.com/s/CuxJ7addI1xcAwS8wViP5g


 




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學子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