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團支部:
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改變着藝術創作與科技融合創新的格局。為推動江蘇高校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藝術創作前沿,促進建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專業藝術和公共藝術課程體系,培養學生适應時代趨勢的綜合素養和跨學科思維能力,經研究,省教育廳決定于今年9月舉辦“藝啟AI・智繪未來”第一屆江蘇省大學生人工智能藝術創作大賽。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藝啟AI・智繪未來。以藝術為媒,與人工智能共啟創新之旅,聚焦智能科技與數字技術,展現江蘇高校美育活動文化與科技交融的智慧韻緻。
二、作品類型
繪畫類(包括中國畫、油畫、水彩、插畫等)、設計類(包括視覺傳達、建築、雕塑、環境藝術、産品等)、影像類(包括動畫、短視頻、微電影)、音樂類(包括AI生成歌曲、純音樂)。
三、參賽對象與投稿數量
全院在校學生均可參加。參賽作品支持個人創作和團隊創作,團隊創作時每個團隊成員不超過3人。每件作品指導教師限1人。
四、創作方向
(一)青春校園:展現江蘇高校“向真、向善、向美、向上”校園文化,展示江蘇大學生心懷家國、朝氣蓬勃、昂揚進取、創新創業的精神風貌。
(二)數智創新:以數據可視化呈現江蘇在智能制造、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等領域的發展成就。
(三)環保生态:運用人工智能生成技術描繪江蘇綠水青山生态畫卷,如長江大保護、大運河生态保護、太湖生态修複等。
(四)傳統文化:通過人工智能算法重構江蘇吳韻漢風傳統意象,用數字藝術诠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
五、作品要求
(一)格式要求
1. 繪畫類與設計類:JPEG 或 PNG,分辨率≥72dpi,像素尺寸:最短邊大于2000像素,比例自定,單幅文件大小≤20MB。
2. 影像類:MP4格式,1080p(1920×1080),時長≤3分鐘,文件大小≤500MB。
3. 音樂類:MP3格式,采樣率44.1kHz,碼率320kbps,時長≤8分鐘,文件大小≤50MB。
(二)所有作品中的圖形圖像、視頻影像以及音樂等主體内容均由人工智能生成,限采用國産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進行創作,後期技術手段不限。
(三)所有作品需填寫人工智能生成工具名稱及版本,需提交作品創作過程記錄,包括人工智能生成平台的頁面截圖,作品前後期的過程截圖;将相關内容整合至單個PDF文件後上傳。
六、投稿辦法
請各學院廣泛發動,于2025年8月10日前,以“班級+第一屆大學生人工智能藝術創作大賽”命名文件包,發送至指定郵箱:nzyyxytw@163.com,報送内容包括:參賽作品、附件1作品登記表、附件2作品彙總表、附件3作品審查意見以及相關PDF文件。
七、評選與獎勵辦法
作品提交後,校團委将組織專家對參賽作品進行綜合評審,擇優遴選部分優秀作品,邀請專家對作品進行再次指導打磨後于9月10日前提交省賽。省賽設立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獎作品在省學校美育智慧平台集中展示。省教育廳發布獲獎名單并于2025年10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辦優秀作品現場展覽與交流分享活動(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學校将同時設立優秀組織獎若幹,表彰組織工作突出的學院。
八、其他事項
(一)主辦單位對參賽作品擁有研究、攝影、錄像、宣傳、出版的權利;
(二)作品必須為原創,不得抄襲、剽竊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産權,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所産生的法律責任由作者和所在學院承擔;
(三)作品内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序良俗,立意積極,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聯系人:張珂
聯系方式:qq2234915592
共青團bevictor伟德官网委員會
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