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陸兔林:協同發力形成中醫藥現代化産業轉型“鐵三角”

發布者:徐钰君發布時間:2025-04-09浏覽次數:10

教育部中藥炮制工程中心主任 陸兔林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承載着數千年的健康養生智慧。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系統部署中藥質量提升與産業現代化發展路徑。《意見》聚焦全産業鍊關鍵環節,以“破難題、促發展”為突破口,強調以提升中藥質量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推動常用中藥規範種植和穩定供給,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動力。

貫徹落實《意見》精神,要将中藥飲片與人工智能、生産控制标準化等前沿元素以及優質産品深度融合,錨定中藥飲片質量提升、生産智能化轉型、優質産品培育及标準化建設四大方向,構建起全鍊條、全要素、全周期的中醫藥質量提升體系。以智能化技術重構生産格局、以标準化管理築牢質量根基、以品牌化戰略激活市場價值,協同發力形成中醫藥現代化産業轉型的“鐵三角”,為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提供創新範式。

數智化标準化築牢中藥飲片質量根基

中藥飲片質量标準與生産控制數智化是中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命題。《意見》提出“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賦能全産業鍊”,推動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為中藥産業現代化轉型指明方向。bevictor伟德官网團隊以機理研究—标準引領—技術轉化—産業應用—溯源升級為創新路徑,将傳統生産經驗轉化為數字化、标準化、科學化的現代工藝。聯合一線企業研發智能裝備,建設數字化車間與綠色工廠,推動中藥飲片行業從“經驗傳承”向“科學智造”跨越,為産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複制範式。

中藥生産标準化、智能化、現代化是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需求。《意見》強調“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産品和裝備”,其核心在于解決中藥制造的“卡脖子”環節。例如,中藥材智能分選設備可通過光譜分析自動識别雜質,自适應控制系統能根據藥材特性動态調整工藝參數。這類國産化裝備的研發,将降低企業對進口設備的依賴,提升産業鍊自主可控能力。

“雙碳”目标下,中藥産業的能耗與污染問題亟待破解。數字化車間通過能源管理系統優化電力消耗,AI算法預測設備故障以減少停機損耗,廢水處理環節引入生物降解技術等,均體現了綠色化與智能化的協同效應。

同時,牢牢把握工藝标準化、檢測标準化、溯源标準化三大抓手。通過第三方檢測平台介入,可打破企業自檢“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這一困局,尤其在重金屬、農殘等關鍵指标上建立了統一标尺。通過物聯網、區塊鍊等技術構建的追溯系統,可實現從種植基地到終端藥房的全程數據留痕。

推動中藥品牌建設,實現文化賦能與價值變現

“品牌”建設在《意見》中被提升至戰略高度,其路徑可歸納為老字号煥新—區域品牌崛起—國際品牌突破“三級跳”。《意見》提出“推動中藥老字号企業加強文化傳承和品牌建設”,這一協同策略,要求企業将非遺技藝、曆史故事等文化IP融入現代營銷。

《意見》提出“打造優勢區域品牌”,其本質是構建産業地理标識。河北安國東方藥城、安徽亳州中藥材市場已形成産地集聚優勢,下一步需通過統一質量标準、共建檢測認證中心等方式,将地域知名度轉化為品牌溢價能力。

品牌戰略的終極目标是通過價值認同打開價格空間。當消費者願為優質優價買單時,産業才能跳出低端競争陷阱,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布局,推動區域産業鍊協同發展,建設生态種植基地與智能生産中心,深化“中藥+大健康”跨界融合,拓展康養、保健等新興業态。

《意見》的出台,标志着中醫藥産業從規模擴張轉向内涵式發展。通過數智技術重塑生産邏輯、标準化體系築牢質量基石、品牌戰略激活市場潛能,中醫藥有望擺脫“傳統産業”标簽,真正成為具有全球競争力的戰略性産業。未來,唯有堅持以科技賦能傳承,以标準定義品質,以品牌兌現價值,才能實現從“中醫藥大國”到“中醫藥強國”的曆史性跨越。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2025年4月9日第1版

 




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學子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