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一部凝聚智慧與使命的中藥資源巨著 ——《中國中藥資源大典·江蘇卷》評介

發布者:徐钰君發布時間:2025-03-17浏覽次數:10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承載着數千年的文化積澱與生命智慧,其傳承創新發展離不開對中藥資源的系統認知與科學保護。

《中國中藥資源大典·江蘇卷》(以下簡稱《江蘇卷》)的出版,不僅是對江蘇省中藥資源的一次全面梳理與總結,更是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系統工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筆者深感此書在中醫藥學科發展、資源保護與産業創新中的重大意義,特撰此文評析其學術價值與實踐貢獻。

十年磨一劍:

資源普查與編纂工作的時代使命

《江蘇卷》的誕生,根植于江蘇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的深厚土壤。此次普查作為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彙聚江蘇十餘家科研機構、百餘位專業人員,曆時近十年完成。段金廒及吳啟南教授為《江蘇卷》的編寫精心策劃和頂層設計,組織相關領域力量認真編撰,保證了專著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這一工程既是對江蘇中藥資源本底數據的科學采集,也是對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生态保護的莊嚴承諾。該專著的編撰得到了肖培根院士、黃璐琦院士二位中藥資源領域權威專家的大力支持,二位院士欣然作序,并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書中“專題報告”章節以詳實的數據與嚴謹的論證,展現了江蘇省經濟社會與生态環境的協同演進、中藥資源的分布規律與區劃特征,尤其對水生耐鹽藥用植物、藥用動物與礦物資源的系統性研究,填補了區域資源研究的空白。而“江蘇道地大宗特色藥材品種”章節,則以43個品種為脈絡,從曆史沿革到現代科技解析,從生态生境到産業應用,構建了立體化的資源認知框架。這種“宏觀布局”與“微觀深耕”的結合,體現了編纂團隊對中醫藥資源研究的全局視野與務實精神。

守正創新:

科學性與創新性的雙重突破

全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包括專題報告和江蘇道地大宗特色藥材品種兩部分。專題報告涵蓋江蘇經濟社會與生态環境概況、中藥資源普查實施情況、資源區劃及産業發展規劃等内容。基于全省同行十年勠力同心跋山涉水獲得的江蘇省中藥資源調查的一手數據,書中詳細記錄了當前江蘇省中藥資源的種類、分布、蘊藏量及傳統知識,發現中藥資源種類2289種,較第三次普查新增760種。從頂層設計上完善了包含植物、動物、礦物等各類型中藥資源的調查方法技術體系,開展了水生耐鹽特色中藥資源等相關專題調查,獲得了專門性的文獻資料,為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利用好中藥資源、服務鄉村振興和中醫藥産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本底資料。此外,書中還系統闡述了43種道地、大宗、特色藥材的生态環境、生産條件、品質表征等10餘項内容。

該書在普查方法和技術上取得多項創新成果,如在國内外率先構建了“多類型淡水水體和鹽漬化區域中藥資源調查與區劃的方法技術體系”,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這些創新不僅為江蘇中藥資源的科學管理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持,并輻射服務于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

啟示與展望:

從區域典範到全國示範

書中還提出了江蘇中藥資源産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策略與模式,并在國内率先完成省級行政單元的中藥資源區劃,為區域特色生物醫藥産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布局提供了科學依據。《江蘇卷》的成功編纂,為其他省份的中藥資源普查與專著編撰提供了可複制的經驗。其以“資源普查—數據分析—産業規劃”為主線的研究框架,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轉化的閉環;其對道地藥材“全鍊條”解析的模式(從生長環境到加工、從物質基礎到産業應用),則為全國道地藥材保護體系的建設提供了範式。未來,若能将此類區域性成果進一步整合,構建全國中藥資源動态數據庫與共享平台,必将推動中醫藥資源研究的整體躍升。

《中國中藥資源大典·江蘇卷》是一部凝聚了時代使命、學術智慧與實踐情懷的巨著。它不僅是江蘇中醫藥人的驕傲,更是全國中藥資源研究領域的标杆。在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今天,此書的面世恰逢其時。期待未來更多此類力作問世,共同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陳仁壽 bevictor伟德官网)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2025年3月17日第四版


 

 




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學子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