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7日至19日,第四屆中國中藥資源大會在甯夏銀川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中藥協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聯合主辦,由我院江蘇省中藥資源産業化過程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植物學會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專業委員會、甯夏林業和草原局、甯夏醫科大學、甯夏農林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中國枸杞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承辦。大會以“中藥資源與産業高質量發展——東西部科技合作助力黃河流域中藥資源産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和視察甯夏重要講話精神,推動甯夏高水平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有效服務于國家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戰略。
大會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同步召開,甯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趙永清出席大會,來自甯夏衛生健康委員會、甯夏科學技術廳、甯夏林業和草原局、甯夏農林科學院、甯夏醫科大學等單位的領導、嘉賓以及近400名參會代表參加線下大會,全國中藥資源領域近9萬名注冊代表線上觀看大會直播。大會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藥協會中藥資源循環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bevictor伟德官网江蘇省中藥資源産業化過程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大會組委會主席段金廒教授主持。
會議現場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長成升魁、中國中藥協會常務副會長吳憲代表主辦單位緻辭。成升魁表示,中藥與天然藥物資源研究專業委員會在段金廒主任委員的領導下,為我國中藥資源的科技進步和行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自2016年召開首屆中國中藥資源大會以來,現已連續舉辦四屆,成為我國自然資源領域具有較高聲譽的品牌學術會議。吳憲在緻辭中表示,中國中藥協會在黃璐琦會長和新一屆理事會的領導下,不斷提升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會員的能力水平,本屆大會是科學研究與産業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的實踐探索,更是促進東西部科技研發和資源産業融合發展的積極行動。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長成升魁、中國中藥協會常務副會長吳憲緻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學術委員會名譽主席、國際著名藥用植物與傳統藥物學家肖培根等15位中藥資源領域知名專家做大會特邀報告。
黃璐琦院士以《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為題,介紹了2011年以來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總體進展情況,從中藥資源學發展、新物種發現、新認識等方面介紹了普查工作取得的創新性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肖培根院士制作視頻講述甯夏中藥資源發展的淵源,對中藥資源産業發展提出建議,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何春年研究員以《我國藥食兩用物品産業發展的戰略思考與建議》為題,從“藥食同源”的起源和理論基礎、藥食兩用物品的内涵和定位、産業發展現況和趨勢、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等方面,提出藥食兩用物品産業發展方向。
黃璐琦院士、肖培根院士作大會特邀報告
段金廒教授以《東西部科技合作,推動黃河流域中藥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題,從黃河流域獨特生态條件承載特色中藥資源、區域藥用生物資源産業發展提出建議,以甯夏枸杞、天然牛黃、天然麝香為例,提出依托區域地理生态優勢,發展切合區域特色的大宗道地藥材産業發展之路。段金廒教授呼籲,黃河流域獨特生态條件承載特色中藥資源,應開發好利用好黃河上中下遊各具特色的中藥材資源,用現代科技賦能傳統中藥,助力産業和黃河流域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該區域中藥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
大會邀請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江蘇省動物藥與功能肽國際聯合重點實驗室主任曹鵬教授代表中藥資源動物藥研究領域以《東亞鉗蠍資源的調研、活性多肽發現與利用》為題作大會報告。曹鵬教授報告了本團隊多年來圍繞中藥全蠍的資源種質與區域分布、傳統功效與活性多肽的發現、不同品種不同産地全蠍功效特點與質量評價等方面的系統研究成果,為我國動物藥現代研究提供了方法學模式和系統性策略。
段金廒教授、曹鵬教授作大會報告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李莉研究員以《中藥材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思考》為題,從中藥材産業快速發展的機遇與面臨挑戰,如何加快推進中藥材産業高質量發展作精彩報告。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子種苗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潤懷研究員以《中藥材種質資源與品種創新發展》為題,中藥材種業發展報告、國家政策導向、種質資源收集、藥材良種選育、種子生産流通等方面,系統介紹中藥材種子種苗産業創新發展方向。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主任郭蘭萍教授以《中藥生态農業:“天地人藥”合一》為題,從中藥生态農業發展趨勢、政策背景、理論及實踐、推廣及品牌打造等方面作精彩報告。
李莉研究員、趙潤懷研究員、郭蘭萍教授作大會報告
甯夏醫科大學副書記牛陽教授以《基于甯夏區域特點的燥證研究與實踐》為題,結合甯夏地域特點及燥症發展概述,詳細介紹了甯夏燥證與疫病研究。安徽中醫藥大學校長彭代銀教授以《安徽高品質道地中藥材規模化種植及鄉村振興》為題,以黃精的規模化種植為例,提出創新實踐的“五+”模式,提出安徽高品質道地中藥材規模化種植模式,助理道地藥材産業精準扶貧和帶動鄉村振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王喜軍教授以《中醫理論指導下的藥物發現及資源開發其策略》為題,闡述基于本草的單體的藥物發現、新理論、新方法及臨床療效的新藥設計等研發策略。
牛陽教授、彭代銀教授、王喜軍教授作大會報告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孫曉波教授以《高品質中藥材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為題,從中藥材品牌、品質、價值的角度,助力甯夏傳統道地中藥材的産業創新與品牌樹立。甯夏農林科學院枸杞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有龍介紹,甯夏枸杞是我國寶貴的“藥食同源”型特色植物資源之一。枸杞全身都是寶,《神農本草經》等巨著對甯夏枸杞功效有詳細描述和記載,甯夏枸杞具有“滋肝明目、生精、益氣”等神奇功效作用。甯夏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小區域氣候為枸杞生長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從而使甯夏成為中國枸杞的發源地,成為“世界枸杞之鄉”。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唐志書介紹,黃河中遊的陝西具有豐富的生态多樣性條件,經過6年打造,依據培育中成藥大品種、發展中藥材大基地、打造中醫藥大産業、建設中醫藥大平台、組建中醫藥大團隊、成就中醫藥大企業等“秦藥”發展策略,“秦藥”品牌戰略成效初顯,下一步各方将進一步凝聚共識,積極推進“秦藥”品牌建設。
孫曉波教授、曹有龍研究員、唐志書教授作大會報告
此外,北京大學屠鵬飛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學奧·烏力吉教授分别在線上作了題為《大力發展肉苁蓉生态産業》、《中國礦物藥資源普查》的學術報告。
8月19日,63位學者在四個分會場分别圍繞“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與資源保護”“道地藥材生态種植與鄉村振興”“中醫藥大健康與中藥資源産業綠色發展”“甯夏枸杞資源價值創新與産業高質量發展”領域的熱點關鍵問題做精彩專題報告,交流展示科研創新成果。
作為本屆中國中藥資源大會承辦方之一,bevictor伟德官网共有12位學者受邀報告,其中2位做大會特邀報告,10位分别在四個分會場進行了學術交流,與全國各地參會代表充分交流分享了在中藥資源領域的創新成果,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為推動傳統中藥産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突破适宜于黃河流域中藥資源産業高質量發展共性關鍵技術貢獻力量。
我校專家學者在分會場報告情況
經過兩天緊湊高效、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第四屆中國中藥資源大會于8月19日圓滿落下帷幕。本屆中國中藥資源大會的召開正值“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收官之年,大會組織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隊伍、國家中藥材産業技術體系、中醫藥及農林科研院所等多個領域、不同研究方向的專家學者充分交流,有力促進了中藥資源相關學科的融合發展,推動了科技與産業的合作對接。與會代表一緻認為,大會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會議報告主題突出、内容豐富,對促進中藥資源産業高質量發展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