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bevictor伟德官网劉訓紅教授、中醫藥文獻研究所所長陳仁壽研究員共同主編的江蘇省“十三五”重點圖書出版項目《江蘇中藥志》(共三卷),由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蔣華良研究員、《中華本草》總編宋立人研究員為該書作序,評價該書具有系統性、實用性、學術性與創新性,并認為《江蘇中藥志》的出版,不僅填補了江蘇地區全面反映中藥材資源與利用的地方中藥志著作的空白,還将對促進江蘇中醫藥學的發展做出很大貢獻。
《江蘇中藥志》全書共3卷,分别收載江蘇省出産植物、動物、礦物藥材106、160、142味,共408味,每味藥包括正名、異名、來源、原植物、栽培、采收加工、藥材、炮制、成分、藥理、藥性、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附方、臨床報道、藥論摘要、品種沿革、地方志、參考文獻等内容,涉及中藥學多領域知識,古今結合,傳統與現代相融,既反映了江蘇中藥的傳統認識與利用,又有現代研究成果的體現。
《江蘇中藥志》内容具有以下特色:它是一部全面反映江蘇省植物、動物和礦物中藥材資源的品種基源、分布、生長、栽培、采收加工、藥材、鑒别、炮制、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藥性、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臨床報道等内容的大型著作;它博古通今,融會貫通,在編纂中,通過實地考察、文獻收集與考訂和系統歸納等過程,對散見于曆代醫書、江蘇地區地方志、曆代筆記等文獻中的江蘇藥學成就進行歸納彙集,并結合最新江蘇地區藥物資源考察成果及其他現代研究成果,全面總結江蘇地區中藥資源分布、藥物種植、炮制加工和應用經驗,為進一步發展中醫藥學術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和全面的文獻資料;它圖文并茂,以實用性為主,在廣泛收集資料并進行必要的實地考察基礎上,沿襲《中藥大辭典》和《中華本草》的編纂風格,着重介紹藥物的生藥學知識、實驗研究以及臨床應用知識,植物藥以藥用部位分類,以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為序排列,每一類下又以藥名的首字筆畫為序,便于讀者查檢;它具有鮮明的江蘇地方特色,所載藥材均為江蘇省内出産者,從正名到藥物,均反映了江蘇地方用藥經驗與特色。書中特别收載了江蘇曆代地方志中關于地産藥材的分布與使用情況,反映了江蘇各地中藥材的分布與使用的曆史沿革與源流,對研究江蘇中醫藥的發展曆史具有重要文獻學價值。
發布時間: 2021-01-07 | 通訊員: 朱璐 ( 中醫藥文獻研究所 ) | 責任編輯: | 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