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 Microbes在線發表郭建明教授和段金廒教授團隊關于中藥小分子化合物通過調控腸道細菌能量代謝通路從而減少尿毒素合成的研究成果

發布者:卞雅瓊發布時間:2020-10-21浏覽次數:1587


2020104日,我院江蘇省中藥資源産業化過程協同創新中心郭建明教授和段金廒教授團隊在微生物學領域權威期刊《Gut Microbes》雜志(IF 7.74,中科院醫學1區、微生物學1區)發表了題為“Targeting the gut microbial metabolic pathway with small molecules decreases uremic toxin production”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源于中藥的小分子化合物通過調控腸道細菌能量代謝通路從而減少腸道菌群中尿毒素分子合成的獨特作用機制,為降低慢性腎病患者體内尿毒素含量,延緩慢性腎病進程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郭建明教授、段金廒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

本研究首次發現中藥黃葵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調控腸道菌群代謝通路,幹預尿毒素合成的作用特點,并且這種作用方式與抗生素明顯不同,并非通過抑制細菌的生長來減少尿毒素合成的。本研究進一步闡明了黃酮葡萄糖苷類化合物抑制腸道細菌分泌尿毒素前體分子吲哚的起效機制,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包括消耗細菌膜外氫質子勢能、降低細菌質膜電子傳遞鍊複合體I活性,以及通過代謝物阻遏效應抑制色氨酸酶表達,其中黃酮苷的水解是關鍵環節。本論文獲得雜志主編Gail Hecht博士點評,認為本文“will certainly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the advancement of our field.”(本文對于推動本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貢獻)。

多少年來,人們常常關注于宿主細胞中的代謝通路,通過調控宿主細胞代謝通路來防治疾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腸道菌群失衡與多種宿主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靶向腸道菌群中的代謝通路也成為當前宿主疾病防治的前沿策略和研究熱點。本文也首次證實源于中藥的小分子化合物可調控腸道細菌能量代謝通路,減少腸道菌群中尿毒素合成,為慢性腎病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學子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