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anostics在線發表陸茵教授團隊關于天然活性化合物大黃酸影響腸道菌群調控潰瘍性結腸炎進程的研究成果

發布者:高靜發布時間:2020-09-19浏覽次數:1297

2020829日,生物醫學1區雜志《Theranostics》在線發表了我陸茵教授團隊新研究成果Rhein modulates host purine metabolism in intestine through gut microbiota and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colitis

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症性腸病的一種,通常累及結腸黏膜層以及黏膜下層,并伴随着大量的特征性潰瘍。迄今為止,尚未有有效的手段根治潰瘍性結腸炎。同時,潰瘍性結腸炎長久的遷延不愈嚴重影響着患者的生活質量,其極高的複發概率也促使着結腸癌症的發生。近年來研究者們發現腸道菌群在結腸炎的發生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調控腸道微生物穩态從而緩解腸道炎症成為研究熱點。大黃酸是中藥大黃、蘆荟、番瀉葉中的主要成分,陸茵教授團隊研究人員證實了大黃酸能夠有效緩解DSS誘導的結腸炎症。借助非靶向代謝組學鑒定出大黃酸主要影響了腸道内的嘌呤代謝,給予大黃酸降低了腸道内嘌呤代謝終産物尿酸的濃度。體内外實驗證明了尿酸能夠破壞腸道屏障功能導緻腸道通透性的增強,且尿酸也被報導能夠加重結腸炎症。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16s rDNA測序發現腸道菌群組成結構在大黃酸給藥後顯著改變,大黃酸能夠顯著升高腸道内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的數量。體外實驗證實了Lactobacillus sp. 能夠有效降低腸道上皮細胞的尿酸水平。最後,采用糞菌移植證實了大黃酸對DSS誘導腸道炎症的治療作用依賴于腸道菌群而發揮。


此研究闡明了大黃酸治療結腸炎症的科學内涵,将天然化合物的研究與腸道菌群-宿主代謝相結合,為中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s. 81673795)、江蘇省中醫藥領軍人才項目(SLJ0229)等項目的資助,我碩士研究生吳佳偉和博士研究生韋忠紅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陸茵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之一。(文章鍊接:https://www.thno.org/v10p10665.htm




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學子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