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8日,氧化還原領域頂級期刊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了我院曹鵬研究員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Formononetin ameliorates oxaliplatin-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via the KEAP1-NRF2-GSTP1 axis”。
奧沙利鉑是治療結直腸癌的一線化療藥物,但其引起的外周神經病變(Oxaliplatin-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OIPN)嚴重影響患者的化療進展及生活質量,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防止OIPN的藥物。曹鵬團隊前期臨床研究發現來源于《金匮要略》治療血痹證的經典名方—黃芪桂枝五物湯可以顯著預防奧沙利鉑引起的外周神經毒性,并且首次揭示了核轉錄因子NRF2有效保護外周神經元線粒體穩态,減輕化療引起的神經元損傷(Free Radic Biol Med. 2018;120:13-24)。為進一步揭示黃芪桂枝五物湯的藥效物質基礎,通過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篩選發現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N)有效激活NRF2-GSTP1信号通路,減輕奧沙利鉑誘發的外周神經毒性,并且FN的保護作用并不影響奧沙利鉑的抗腫瘤療效;結合化學蛋白質組學方法發現刺芒柄花素選擇性地結合Kelch樣環氧氯丙烷相關蛋白-1(KEAP1) BTB區域的His129和Lys131位點。課題組的研究結果闡明了黃芪桂枝五物湯緩解化療引起外周神經毒性的藥效物質,也為進一步研制防治OIPN的創新藥物奠定基礎。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s. 81973498, 81602733和81774283)、“十三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2019ZX09301-145)等項目的資助。碩士研究生方圓為本文的第一作者,曹鵬研究員和楊洋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